湖南省30个民族文化项目入选国家非遗名录

据湖南日报2009年11月18日报道 近年来,湖南省着力开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目前已有3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占全省入选项目的42.9%。

2003年以来,我省有永顺、张家界罗水村等14个地区被确认为民族文化联系点和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在永顺县国家级示范点,省民委先后投入民族文化经费 95万元,配合当地配套投入的2500万元,建设了老司城、北京中华民族园土家山寨、唢呐乡、山歌乡等,发展民间业余剧团76个、民俗文化表演队伍780 多个,初步形成以民族特色文化为依托的群众文化活动体系。同时,省民委还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着力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地区的吸引力。目前,土家族摆手舞、梯玛歌、茅古斯,苗族鼓舞、银饰制作工艺,瑶族长鼓舞、花瑶呜哇山歌,侗族傩戏,桑植民歌等30个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继入选第一、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家族织锦、苗族鼓舞、土家族摆手舞还入选“湖南十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仅2008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就接待国内外游客25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