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的习俗

2009年10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我们的古人有数字重叠的概念,如正月正春节,二月二日龙头节,三月三日相传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五月五日端午节,此外还有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节等,这些节日都有其自身内涵。重阳节是怎么回事呢?

一、重阳节有关的诗词

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大自然风雨变幻,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韶光易逝,人生短促,我们更应该有所建树。唐.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有关重阳节的诗词很多很多,这些有关重阳节的诗词脍炙人口,也传递出了重阳节的一些习俗。

二、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民俗专家介绍说,《易经》有记载,古人认为,六为阴数,九为阳数,阳数象征吉祥、幸福、光明。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

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登高节。“九九”与汉语中的“久久”同音,有长久平安的美意,因此,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与重视。三国时期曹丕写下的《九日与钟繇书》,对“重阳节”之名已有正式的记载了。古时,重阳节的习俗很多,有登高游览、饮酒赏菊、佩插茱萸、蒸吃重阳糕等。

民俗专家表示,重阳节正式成为节日,是在西汉时期。在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中已有记载。文中提到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害后,她有个名叫贾佩兰的侍女也被驱逐出宫。贾佩兰与人闲谈时,说到在宫中每逢九月九日,就要佩插茱萸、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可见,农历九月九日在汉代就成为节日了。

三、重阳节的现代延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如今,每到这一天,人们开展登山、赏花、扶助老人等许多有益活动,使古老的节日增添了新的内容。重阳旅游线路火爆,作为子孙让操劳一辈子的老人在天高气爽的重阳出去转转看看,尽尽孝心,重阳节已经是一个非常温馨的传统节日。

相关链接:重阳节里话养生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自然数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承文化传统,成为爱老、尊老、敬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作为老人自己的节日,当然可以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吃重阳糕,饮菊花酒,调节自己的情绪,但我以为最为重要的是,注意平时的养生。老人如何养生,有民谣说:“少酒多茶、少盐多醋、少肉多菜、少怒多笑、少烦多眠、少衣多浴、少车多步、少停多动、少药多练。”这“九少九多”说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健康长寿。

在日常生活,我们时常看到有的老人,不是“少酒多茶”,而是沉湎于酒杯;不是“少盐多醋”,而是菜咸才有味;不是“少肉多菜”,而是无肉饭不香;不是“少怒多笑”,而是动不动训人;不是“少烦多眠”,而是凡事必计较;不是“少衣多浴”,而是多衣常冒汗;不是“少车多步”,而是出行车代步;不是“少停多动”,而是喜静而恶动;不是“少药多练”,而是以药来固本。

在重阳节里,老人们应当我审视自己,“九少九多”做得怎么样。反思自己,提高自己养生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能真正做到延年益寿。(新浪博客:苏锦明)

重阳节祝福语精选:

1、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正菊花争艳的季节,我知道一个地方,可以赏菊,我带你去吧!

2、人烟湖草裹,山翠县楼西。如此美的景色,我们也不要错过,九月九,一起登高赏景如何?

3、开门见菊花;虽然我们没有菊花赏,但我却有一瓶菊花酒,请你和我一起享!祝重阳节快乐!

4、红颜未虚伏虎降龙,白发带笑铺金叠翠!天高气爽,人寿花香!

5、敬老鼓琴仙度曲,爱老种杏客传书。重阳节快乐!

6、重阳及门第,碧月护富翁!无限秋光好,我请你去赏菊,好吗?

7、重阳佳节相聚,亲朋好友相聚,情人恋人相聚,你我他相聚,让我们一起为明天更好而相聚吧!

8、重阳节到了!在这个快乐的节日里!祝愿你:事业丰收,薪水丰收,爱情丰收,欢乐永相随!

9、邀你共品九月九的酒,能赏光吗?重阳节快乐!

10、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11、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2、九九芳辰重阳鹤添寿,愿秋风捎去我的思念和祝福,祝你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轻!

13、秋天的重阳不公是春光胜似春光,时值霜天季节,却格外显得神采奕奕。祝您老重阳节快乐,健康长寿!

14、九九艳阳天,正是枫叶最艳时,我们结伴去香山看红叶,一起赏月吧!

15、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 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 。

16、祝您福寿康宁,一年到头常乐,良辰美景无限!九月九咱们一起去登山赏月啊!

17、我想和你共度重阳节,我已备好了菊花酒、重阳糕,就等着你来了。

18、九日登高望,人烟湖草裹,山翠县楼西。如此美的景色,我们也不要错过,九月九,一起登高赏景如何?

19、走!我们一起去赏菊吧!在这丰收的季节里,祝你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20、秋风徐徐,重阳九九,做上一桌好菜,借着醇香的菊酒,等你与我分享!

21、黄菊绮风村酒醇,紫门临水稻花香!天高气爽,人寿花香!

22、重阳节:我国古代以“六” 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你知道吗?重阳节快乐!

23、借此佳节之际我感谢你,你的笑颜似灿烂的阳光照亮了我的世界,你给予我的安慰和鼓励支持我度过一切艰苦。祝你重阳节快乐!

24、酒越久越醇,朋友相交越久越真;水越流越清,世间沧桑越流越淡。重阳佳节,何不把酒言欢共话巴山夜雨?

25、与你相遇在秋高气爽的重阳,想你在初冬漫漫的圣诞,吻你在青草已绿的春天,只想轻轻的问你—重阳给我一次美好的约会,好吗?

26、对你的思念像袅袅的轻烟不绝如缕,对你的祝福如潺潺的流水伴随一生一世,秋高气爽的重阳,何不一起出去登山赏菊?

27、重阳重阳万事不难,在这个和平幸福的年代里,祝你们全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28、老不必叹,更不必讳;花有开有谢,树有荣有枯。祝重阳节快乐!

29、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30、古枫吐艳,晚菊傲霜。在这丰收的季节里,祝你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31、三三令节春时松更高 九九芳辰重阳鹤添寿,愿秋风捎去我的思念和祝福,祝你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轻!

32、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我想和你共度重阳节,我已备好了菊花酒、重阳糕,就等着你来了。

33、世上若有诤友,那就是如你对我那样关怀的朋友。愿你拥有无穷无尽的幸福与欢乐 愕纳 钣涝睹篮茫 业闹坑?祝重阳节快乐!

34、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

35、老人和彗星之所以受到崇敬都是出于同一个原因:他们都蓄有长胡须,都自称能够预料事变,祝重阳节快乐!

36、一个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天才,就是能将一片赤子之心带入老境的人。

37、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8、六十年内不分离,七老八十手牵手,共渡八千里路云和月,九月九日重阳日,十指紧扣笑会首!

39、夏至酉逢三伏热 重阳戊遇一冬晴

40、敬老鼓琴仙度曲,爱老种杏客传书

41、红颜未虚伏虎降龙 白发带笑铺金叠翠

42、桃熟三千老人星耀,春光九九华堂歌喧

43、松柏不残四季翠,山村难老百岁人

44、老年只是青年的开花时节,是一个更成熟、更卓越的青年

45、身体的有力和美是青春的好处,至于智慧的美则是老年人特有的财产

46、九九艳阳天,秋高气爽,正是枫叶最艳时,我们结伴去香山看红叶,好吗?

47、秋风徐徐,重阳九九,蒸上九重的粟糕,备好香醇的菊酒,等着与你分享。

48、双喜临门,佳期欣逢佳日;三阳播彩,小阳春叠重阳。重阳节快乐!

49、一根扁担挑两筐,三秋雁阵四五行,六六大顺七八项,九九重阳十月忙。农民可亲,丰收喜悦,一起祝福中秋国庆重阳节!

50、重阳节,也是老人的节日,爸、妈,我在远方为你们祈祷,祝您们长命百岁,身体康健!

重阳节的来历各种版本

民俗专家介绍说,《易经》有记载,古人认为,六为阴数,九为阳数,阳数象征吉祥、幸福、光明。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

重阳节来历版本一:

民俗专家介绍说,《易经》有记载,古人认为,六为阴数,九为阳数,阳数象征吉祥、幸福、光明。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

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登高节。“九九”与汉语中的“久久”同音,有长久平安的美意,因此,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与重视。三国时期曹丕写下的《九日与钟繇书》,对“重阳节”之名已有正式的记载了。古时,重阳节的习俗很多,有登高游览、饮酒赏菊、佩插茱萸、蒸吃重阳糕等。

民俗专家表示,重阳节正式成为节日,是在西汉时期。在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中已有记载。文中提到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害后,她有个名叫贾佩兰的侍女也被驱逐出宫。贾佩兰与人闲谈时,说到在宫中每逢九月九日,就要佩插茱萸、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可见,农历九月九日在汉代就成为节日了。

重阳节来历版本二:

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 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重阳节来历陕西版:

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到歇处。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主人家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

到了九月九,主人家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房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工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主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