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识别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以一维条码为代表的传统识别技术和以射频识别(RFID)为代表的新型识别技术共存的格局。如何在这些识别技术中选取最能适合企业发展的技术,是当今很多企业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条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各具特点。就目前而言,条码技术虽然有不少缺陷,但是低成本是其仍然得以被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射频识别技术虽然弥补了条码技术的许多不足,但是高成本和技术的不成熟使其难以被大面积推广。要在二者间进行选择,首先需要对它们各自的特点有明确了解。
一、条码技术与射频识别
技术简介
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这些条和空组成的数据表达一定的信息,并能够用特定的设备识读,转换成与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和十进制信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一维条码。二维条码虽然发展迅速,但是还未成为主流。
一维条码在使用过程中仅作为识别信息使用,它的作用是通过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而实现的。二维条码作为一种全新的条码技术,在国防、医疗保健、商业、金融、后勤管理等领域都有应用。它克服了一维条码储存信息量小,可靠性低,保密防伪性差等不足。它不仅可以像一维条码那样用在一般产品上,而且在微小型产品、自动生产线上的产品识别等方面更具有独特优势,对于需要与信息技术紧密相连的物流活动而言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技术。
RFID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高级形式,被称为本世纪十大重要技术项目之一。RFID通过非接触方式读取数据,完成系统基础数据的自动采集工作,从而成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所需原始数据快速而准确采集的有效工具。一个典型的RFID系统由射频电子标签(Tag)、读写器或阅读器(Reader)以及应用系统(包括连接线路)三部分构成。电子标签中一般保存有特定格式的电子数据。阅读器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机及网络实现对产品识别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远程传送等管理功能。RFID现已被应用到多个行业和领域。由于RFID能够实时采集数据,如果和无线局域网结合使用,还能够实时传送数据,可以极大的提高物流作业效率。
一维条码、二维条码与RFID技术各具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们的应用情况。
二、条码与RFID技术应用现状
从1991年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后,我国的条码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目前一维条码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由于成本极低,国内绝大部分行业,如食品、日化用品等都在使用。一维条码的特点使得它还有很旺盛的生命力。在很多领域,如机械电子、医疗保健等行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维条码可广泛应用于物流、国防、商业、金融、通信、教育、电子政务等许多领域,已日渐成为构成国家信息主权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在二维条码的研究和应用上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深圳矽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条码技术,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做包括硬件在内的整个信息系统,这是国外同类型产品所做不到的,这一特点能极大消除系统隐患。在应用方面。海尔的物流管理、武汉钢铁公司的生产管理、吉利/长安/上海大众等汽车厂商的生产销售管理都应用到了二维条码技术。另外,二维条码在深圳新大好超市和沈阳百盛购物中心等零售服务领域也得到了应用。我国一些部队也建立了二维条码仓库管理试点。由此可以看出二维条码技术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市场前景。
RFID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在国外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大部分是在物流管理中的仓储环节。目前RFID技术在商业和管理上的应用已经开始有所突破,如中国移动推出二维码产品的“条码识别”业务。但是总体上应用范围不大。
国内应用RFID比较成功的案例是铁路车辆调度系统。在应用RFID之前,全国的车厢、车头调度统计都是手工进行的,在准确性和成本上都存在问题,资源浪费严重。铁道部实施信息化后,采用了RFID技术,实现了统计实时化、自动化。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管理成本,直接经济效益每年可达3亿多元。这是我国目前采用RFID的唯一的全国性物流网络。美中不足的是这个系统目前还是封闭的,不提供对外服务。因此还无法与其他系统相联接。如果开放这个系统及其标准。将有利于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和标准化。有利于RFID技术得到更有效的应用,也有利于物流全过程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