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文档将元素的常用事件(如onclick、onmouseover 等)当作属性捆绑在HTML 元素上,当该元素的特定事件发生时,对应于此特定事件的事件处理器就被执行,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浏览器。
事件捆绑导致特定的代码放置在其所处对象的事件处理器中。
考察如下代码:<a href="http://www.baidu.com/" onclick="javascript:alert('You have Clicked the link!')">MyLinker
</a>
上述代码为“MyLinker”文本链接定义了一个Click 事件的处理器,返回警告框“You have Clicked the link!”。
同样,也可将该事件处理器独立出来,编成单独的函数来实现同样的功能。
将下列代码加入文档的和标记对之间:<a href="http://www.baidu.com/" onclick="MyClick()">MyLinker</a>
自定义的函数MyClick()实现如下:function MyClick()
{
alert("You have Clicked the link!");
}
鼠标单击“MyLinker”链接后,浏览器调用自定义的Click 事件处理器,并将结果(警告框“You have Clicked the link!”)返回给浏览器。
由事件处理器的实现形式来看,标记的onclick 事件与其href 属性地位均等,实现了HTML 中的事件捆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