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urse 的论坛生态哲学

如果现在访问的人不多的话,那这个配置也基本上够用了。

等人多了出现性能问题在换新的机器和其他解决方案吧。

如果一次性给的机器性能太高,但访问量不够其实也没啥意义,大部分时候机器都在哪里空转。

不过就当自己是个学习的过程也是好事。

说实话,开始我们弄这个也存粹是爱好,也想着有个地方能做知识索引,也看不惯一些社区那些动不动要注册码,删号这些。

慢慢的也就热闹点了,不过大部分时候还是自己记录自己的的一些使用和工作。

嗯 主要还是学习提升 虽然我也不喜欢注册码和删号 但其实我想恢复b站当年的答题 而且我觉得之所以没人说话其实还是discourse没有金币和回复可见耽误了

这个东西其实也是强制用户注册然后随便恢复一个词比如说:看看,了解下,666 这种。

还是2000 年左右的论坛生态。

stack overflow 也并不要求用户必须要注册了才能看。

Discourse 的本身设计哲学就是反对这样的,他们压根就没有考虑这个功能。

其实吧,我觉得只要想参与的用户自然就会注册的,不想参与的,注册的成功也是垃圾用户,看了东西就走。

与其维护垃圾用户信息还不如算了。

话是这么说,但是前期金币可以让论坛爆炸生长。

比如一些帖子需要金币才能看,然后需要发帖才能获得金币,简直就是裂变式增长,后期佛系了金币其实也都够用了。

然后回复可见可以让大家讨论起来,有时候评论甚至比内容更让人想要吐槽。而且有人回复,发帖人也更有动力。现在我感觉这论坛真的很难热起来,感觉还要经历很长时间的自言自语。

确实是这个问题。

金币模式的资深代表是“一亩三分地”,什么都需要大米,然后你的资源很快的就被管理员方面给贬值掉。

但你发布的内容却成为了他们敛财的手段。

比如说,很多公司的面经,签证经历还是蛮有价值的,有点像以前的“水木年华”和“太傻论坛”。

可惜这 2 个比较好的社区都被关闭掉了,结果留下了这么一个垃圾。

其实很奇怪的,在 “一亩三分地” 里面晃悠的都是想着搞 IT 的,但他们写的这些东西,基本上没有人放 GitHub,天天在哪里幻想着要刷题,要拿大包。

真正喜欢 IT 搞点技术的人自己留个备份放 Git 不就行了。

也正是这样,我们社区这边就对你发布外部链接不进行任何限制,最好是发布到你自己社区,或者 GitHub。

当然,一些文章,你能发布过来,我们也肯定是欢迎的。